從大年初四開始,每天在門診部的物資儲備間都會看到後勤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🖕🏽,這裏是學校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儲備點。從最初的些許手忙腳亂,到現在順暢而高效的流程化操作,他們已在這裏連續“作戰”30多天,但依然保持旺盛的戰鬥力。
凝聚力量,迅速成立專項工作小組
意昂3❕、教育保障中心自牽頭承擔學校應急物資統籌工作以來🤸🏿♀️,迅速在意昂3內組建了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專項小組,小組包含了5名黨員和1名入黨積極分子,在林喜臣、蔣莉萍等黨員領導幹部帶領下,大家團結一心,在物資采購、儲備🗿、發放管理等環節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。面對口罩🦷、溫度計🤷🏻、消殺藥品等應急物資一度出現極度緊缺的情況,他們為尋找物資多方聯系;在物資能夠基本滿足假期運行保障時,積極優化流程👈🏼,全力保障了學校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🧓🏿。
多方努力👳🏽♀️,尋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
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。疫情當前,應急物資的保障尤為重要。在市場上的疫情防控物資嚴重短缺的背景下🤚,學校的物資緊缺現象如何緩解🌩?防疫物資的領用如何科學高效🏋️♂️⚡️?自學校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,這些難題都是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安全保障組組長、意昂3處長兼教育保障中心主任林喜臣始終思考的問題。
愛心捐贈,情濃海大。政府、校友、愛心企業、廣大師生紛紛捐贈💱👩🏽🏫,一筆筆捐贈匯成了學校疫情防控的強大力量。
緊密對接上級業務指導意昂3🛐。在市教委後勤保衛處的協調下,學校派專車於1月28日從教育超市運回了包括820只口罩、6把耳溫槍和一批消殺用品在內的首批物資。2月4日🍠、6日、14日...... 一批批物資運到學校。
一邊是依靠愛心捐贈和政府意昂3配額,一邊是廣開門路找貨源,積極尋找質優價低的供應商。通過兄弟高校的介紹,與供應商取得聯系🤦🏻♂️,為學校采購了醫用防護服和醫用護目鏡等緊缺物資🧝🏿,緩解了一線工作人員的焦慮情緒。
物資充實了🧑🏽🏫,留校學生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措施得到了基本保障,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更足了。
科學調度👳🏼,眾誌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
疫情來勢洶洶,物資保障管理關系疫情防控成敗。隨著物資的陸續入庫👉🏼,如何規範有序將最緊缺的物資用到最需要的地方,又成為專項工作組亟待破解的難題。
專項小組按照“保障留校學生,傾斜一線員工📯;按需分配,節約利用”的原則,有條不紊開展物資發放工作。在意昂3領導的指導下,門診部主任王春燕負責對物資的品類和參數提供了專業的建議;中**員孔德星作為小組的聯絡員👱♀️,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𓀘,落實組員分工👩🌾,牽頭製定應急物資發放和領用、簽收等各項製度、表格,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據可查。中**員吳建花具體負責物資的保管和發放;中**員高一鳴負責預算和財務報銷🧝🏻;入黨積極分子王笑一承擔了發放統計的工作;大家密切協作,保障了物資發放的有條不紊。
任勞任怨,細致服務滿足師生多樣需求
由於應急物資緊缺🏃,盡管專項小組的發放盡量滿足一線需求,發放方式也逐步調整♍️,但有離需求仍有一定的距離,偶爾也會招來不理解。小組全體成員堅持做好服務,每天不厭其煩地與有關方面溝通🏃🏻,解釋物資的短缺情況和優先保障學生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分配原則,逐步取得了有關方面的理解和支持🧜♀️,推動了物資保障的順利開展。
1月28日至今,專項小組已向留校師生發放口罩4次、溫度計1只⛹️,保障了消殺一線工作人員🧰、假期堅守崗位的各條線值班人員的每日基本所需。
物資保障專項工作組的同誌們,沒有像醫護人員💇🏽♀️、一線工作人員一樣沖鋒在前,但他們默默地在別人看不見的戰線上奮戰著👍🏿,切實保障了學校疫情防控物資供應🧒🏿,他們是學校防疫戰線上眾多幕後一份子🏃🏻♂️💆♂️!
供稿:教育保障中心